“一年半了,对方卷钱跑路杳无音讯,我彻底放弃了希望,没想到还能全额追回来……”2月21日,当珲春市民崔某从刑侦大队民警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30万元现金时,这位壮年汉子眼眶通红,声音哽咽。就在一周前,珲春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跨越2000余公里,在陕西省西安市某小区内将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成功抓获。“假工程、真骗局”案件告破,公安机关“虽远必究”的决心得以彰显。
时间回溯至2023年6月。崔某的朋友李某手持一份“延吉市某楼盘外墙承包工程”的合同书找到他,声称与项目负责人关系密切,承诺“投资30万,工程结束回款180万”。面对高额回报,崔某动心了。然而,转账后李某却以“手续延迟”“部门审批”等借口拖延开工,最终彻底失联。
30万不少了!我俩毕竟是朋友,我顶着压力苦等消息,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。”回忆起被骗经历,崔某仍心有余悸。直至2025年初,他终于下定决心走进珲春市公安局报案。“这类诈骗案的关键是抢时间,一旦赃款被转移,追损难度极大,但李某携款潜逃多时,一开始我们也觉得能全额追回款项的概率很低。”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韩旭介绍,接到报案后,民警连夜调取李某的银行流水、通讯记录,发现其活动轨迹集中在陕西省西安市。然而,李某反侦查意识极强,频繁更换落脚点,甚至有利用他人身份信息活动的轨迹。
2025年2月初,办案民警赶赴陕西省西安市,对犯罪嫌疑人李某展开抓捕。彼时西安天气寒冷,民警在李某可能出没的小区外连续蹲守了8天。“我们每天倒班,在车里吃住,紧盯目标不敢放过任何细节。”参与抓捕的民警杨如亮回忆道。连续艰苦奋战最终换来回报,八天后,李某终于浮出水面,民警当场将其控制,同时还在其藏匿处查获到部分关键证据。
面对审讯,李某起初百般抵赖,声称“只是借款纠纷”。但当民警出示其伪造的印章、虚假项目批文等证据时,他彻底崩溃,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。原来,李某没有任何工程资质,所谓“合作项目”纯属虚构。
“我们迅速冻结了李某的关联账户,在铁证面前,李某放弃抵抗,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,我们也向他宣讲了相关法律政策,最终李某退还了全部赃款。”办案民警曲元林说道。目前,李某因涉嫌诈骗罪被珲春市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,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,市民崔某被骗钱款已全额返还。 |
|
|
|
|
共 1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5-3-11 20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