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9月,嘉陵公安民警在工作中发现中发现赵某夫妇(化姓)在未办理烟草专门零售许可证的情况下,自制三无卷烟进行非法生产销售。究竟这个非法产业何时开始运作?幕后的组织者又是谁?随着对案件的深入调查,一条生产、运输、销售假烟丝的链条逐渐浮出了水面。
据负责侦办此案的民警介绍,夫妇二人自制的卷烟物资竟然是从网上批发购买,两人利用逢场天在嘉陵区龙蟠镇、金宝镇等地以及顺庆区、高坪区等乡镇摆摊对外销售,2023年9月至今销售金额14万余元。通过缜密侦查,深入研判分析,锁定了涉案的上游卖家邓某(化姓)。
经审讯,邓某交代了自己在未办理烟草专门零售许可证的情况下,从2023年9月开始,通过网络店铺平台以及多款聊天软件联系云南、湖南多个销售上线先后购买总价值17万元的烟丝与空烟管。自制三无卷烟后,又在重庆辖区乡镇四处摆摊销售。邓某除自己摆摊销售外,还对外批发烟丝和空烟管,其中向居住在南充的赵某夫妇销售价值11万的烟丝和空烟管。
2024年10月,民警将三人抓获,现场查获烟丝200余公斤,空烟管21万支,卷烟设备共计30余台,无牌成品烟2000余支。通过对各类线索的梳理,民警掌握了一个涉及重庆、湖南、云南等地,集生产、包装、仓储、运输等“全链条”制售假烟丝团伙的活动规律。
2025年2月,民警兵分两路前往湖南、云南对邓某上家开展收网工作,抓获常某、郑某、吴某三人,并成功捣毁一制假窝点。
民警在调查中发现,因郑某制作假烟丝的品质得不到保证,便联系吴某帮忙一起制作假烟丝。而嫌疑人吴某虽然知道制作假烟丝是违法行为,但在利益的驱使下,他仍与郑某保达成了“合作协议”并一起制作假烟丝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,吴某负责购买机器设备,联系烟叶货主,郑某主要负责烟丝的制作以及运送等工作。为了躲避相关部门查处,吴某故意将制假窝点设在了自己家,在房前屋后安装监控摄像头,以便掌握周边人员往来情况,但是没有想到最终会被警方查获。
至此,这起非法生产销售烟草制品案的整个犯罪链条被彻底斩断,共查获生产销售烟丝窝点2处,烟丝300余公斤,烟叶切丝机1台,涉案总金额达100余万元。六名犯罪嫌疑人均被嘉陵公安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。 |
|
|
|
|
共 2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6 天前